首页

优美网奴隶岛萱萱

时间:2025-05-25 13:17:45 作者:一季度广州接待外国来穗过夜游客同比增长超三成 浏览量:41715

  中新网广州5月24日电 (记者 程景伟)记者24日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2025年一季度,广州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118.70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其中,接待外国来穗过夜游客49.8万人次,同比增长31.0%。

  据广州白云边检站统计,今年1月1日至5月22日,白云机场口岸免签入境外籍人员超48万人次,同比增长141%;总出入境外籍旅客超223万人次,同比增长42%。客源结构显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是海外游客的主要来源地。

一批外国游客在广州越秀山五羊雕塑下合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供图

  携程数据显示,在该平台上,今年1月1日至5月22日广州入境游客总人次同比增长57.86%,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68.63%,东南亚市场尤为亮眼:泰国游客同比增长180%、马来西亚游客同比增长153%、印度尼西亚游客同比增长117%。

  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介绍,广州以“全链条便利化”改革为突破口,持续优化入境游体验。今年以来,广州白云机场新增及恢复定期国际客运航线6条,引入2家国际航空公司,拓展2个国际通航点,进一步织密全球航线网络。针对广交会等国际盛会,广州推出“服务广交会18条举措”,助力全球客商“顺畅通关、高效参展”。数据显示,东南亚客源地入境旅客增速显著,印证政策红利对客源市场的精准撬动。

  广州深挖“最广州”元素,以文化IP赋能旅游供给。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永庆坊旅游区等文旅融合标杆项目通过“非遗+科技”“美食+节庆”等模式,打造“读懂广州”主题线路。广州文化馆新馆、美术馆新馆等文化地标成为入境游客“打卡”新宠,“广州礼物”文创品牌更以粤式点心、广彩瓷器等伴手礼,将“食在广州”的烟火气转化为“带得走”的文化记忆。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广州入境游客人均消费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0%,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据介绍,在入境游便利化方面,广州将通过提升通关效率、完善支付环境、优化通讯服务、拓展国际直航网络等,致力于为全球旅客提供“无缝衔接”的旅行体验。在打造特色入境游产品方面,广州联动清远、韶关等地打造“入境游+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珠江夜游、岭南文化探秘、温泉康养等特色资源,开发温泉康养、生态研学等差异化产品,形成“一程多站”入境旅游新场景。

  在扩大入境游客购物消费方面,广州将积极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推广“即买即退”政策有效落地,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推动商品品类扩围,促进外籍游客购物消费。(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东西问丨邝志强:香港何以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晚会中,创作者不仅是表演嘉宾,还深入参与到台前幕后,在节目创意、串场、主持、舞美、化妆、道具、陪看等多个环节,共同为观众带去一场“抖音感”十足的晚会。手影舞创作者王克以手影侠客为《血脉觉醒》节目串场,十指翻飞间,武林少侠的江湖义气扑面而来。他在抖音平台拥有307.1万粉丝,自学习手影舞起就立志登上春晚舞台。今年7月,他创作的迈克尔·杰克逊手影舞视频登抖音热榜第一,获近600万点赞。

国庆黄金周首5日逾98万人次内地旅客访港 同比上升35%

2009年至2018年,冯国民担任三黄村委会主任、支部要员。“2011年,我牵头成立了宁化县‘三星’山药专业合作社。如今,全村种植的淮山规模达400多亩,产值700多万,产品远销龙岩、厦门、漳州等地,市场反响热烈。”

【澜湄印象】重返“六七”学校 老挝校友不禁唱起《东方红》

2023年2月21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青浦区检察院)参与青浦区生态环境局、交通委员会水上巡查行动时,发现13艘船只向黄浦江上游杭申线和老长湖申线航道内大蒸港、俞汇塘处水域非法倾倒建设工程渣土。经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研判,认为违法行为人在航道内非法倾倒建设工程渣土等固体废物导致船舶搁浅、沉船等重大风险,可能涉嫌破坏交通设施罪,遂将该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遥五火箭合练圆满成功

共同发言指出,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协力促进人工智能治理。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新世代儿童成为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享受人工智能的主要群体之一。

2024-2025冰雪季全球推介会哈尔滨启动 集中展示冰雪旅游特色

应该如何让科学课堂还原实验探究本来的样子?如何提高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兴趣?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大力发展线上科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也明确提出,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大力开发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科普作品,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